2016年8月18日,W3C的地理位置工作组(Geolocation Working Group)发布设备方向事件规范(DeviceOrientation Event Specification)的候选推荐标准(Candidate Recommendation),并向公众征集参考实现。该规范定义了一些新的DOM事件,这些事件提供了有关宿主设备的物理方向与运动的信息。
更多内容,请参阅英文原文。
2016年8月18日,W3C的地理位置工作组(Geolocation Working Group)发布设备方向事件规范(DeviceOrientation Event Specification)的候选推荐标准(Candidate Recommendation),并向公众征集参考实现。该规范定义了一些新的DOM事件,这些事件提供了有关宿主设备的物理方向与运动的信息。
更多内容,请参阅英文原文。
2016年8月16日,W3C的社交Web工作组(Social Web Working Group)发布微发布(Micropub)的候选推荐标准(Candidate Recommendation),向公众征集参考实现。Micropub为独立开发的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通信提供了一种机制,允许创建、更新及删除社交内容。对用户而言,一个直接的好处就是,用户有可能在一个独立的数据存储上保存自己的社交数据,并在两个或多个社交工具之间转换(从而避免自己的社交数据绑定到某个具体的社交服务提供者),或通过第三方的数据发布客户端将自己的社交数据发布到其他第三方社交服务。在进入W3C的标准化流程之前,Micropub 已经在IndieWebCamp 社区获得超过12个独立实现。
更多内容,请参阅英文原文。
2016年7月1日,W3C正式公布了 TPAC 2016的议程及安排。2016年的W3C技术大会及顾问委员会会议(W3C Technical Planery and Advisory Committee Meeting,TPAC 2016)将于 2016年9月19-23日在葡萄牙里斯本举行。这一周的常规议程之外,还有很多值得期待的热点活动,敬请关注:
-9月19日(星期一):开发者大会(Developer Meetup),包括Web支付演示、信息无障碍(a11y)、Web认证(Webauthn)、Flexbox、IndieWeb等
-9月20日(星期二):W3C工作组主席与CEO Jeff Jaffe的工作早餐。
-9月21日(星期三):W3C技术日(Technical Plenary Day)分论坛(欢迎您在Wiki页面上阅读并提交关于分论坛议题的建议)
-出版社区组会议(Publishing Community Meeting)
-在常设演示区域的W3C会员演示
-W3C会员高峰论坛(W3C Member Executive Session)
TPAC 2016欢迎您同时参加 W3C的工作组、兴趣组,以及部分社区组、商务组的面对面会议(这些会议分布于 星期一、二、四、五的全天),我们欢迎这些工作组成员、W3C会员、W3C全球办事处、特邀专家等参加此次会议。TPAC 也是与W3C的技术架构组(TAG)、顾问委员会(AC & AB)成员进行面对面交流的绝好机会。由于9月仍是里斯本的度假高峰季节,敬请您提早预定宾馆房间,安排行程,并于2016年9月2日前注册参会。
更多内容,请见 TPAC 2016 参会指南,及W3C Blog: W3C Holds Events and Creates Opportunities at TAPC 2016, Lisbon in September。
2016年7月9日,W3C与W3C会员代表、行业同仁以及广大Web开发者一起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同庆祝W3C中国成立10周年。本次庆典活动为期一天,活动形式以技术报告为主,来自W3C团队、W3C会员、学术界以及行业知名专家将从Web设计、WebAPP、网联汽车、物联网、数据可视化、虚拟现实以及知识图谱等不同角度,为参会者呈现一个全新的Web视野。
本次活动共分位三个部分,全天共有来自W3C、W3C会员单位、相关领域的研究机构共11名演讲嘉宾,围绕“核心Web技术”、“Web技术的未来”、“Web与垂直行业”三个主题分享观点。共有超过200名Web技术开发者到现场参与本次活动,同时有超过2万名观众通过在线直播平台观看了技术研讨会。其中,在核心Web技术(Core Web Technology)部分,演讲嘉宾探讨了Web设计原则、Web应用开发技术新进展及Web信息无障碍框架与进展;在Web技术的未来(Future of the Web)部分,演讲嘉宾分享了未来可能与Web技术深度融合的区块链技术、虚拟现实、数据可视化等内容,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教授、北航千人计划特聘教授蔡维德分享了W3C在两周前举行的区块链技术研讨会的情况;在Web与垂直行业(Web & Industry)部分,演讲嘉宾介绍了W3C在支付、汽车、万维物联网(WoT)及语义与数据等领域的结合。
W3C中国的发起人、前北航校长、教授,现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怀进鹏院士到场致辞,他回顾了W3C中国创建的历史,并鼓励W3C中国继续做好Web技术领域产学研标准化合作的桥梁作用,祝愿W3C及Web在未来能够取得更大发展。
万维网联盟(W3C)由Tim Berners Lee 于1994年在美国MIT设立。为了扩大Web技术的全球影响力,1995年W3C设立欧洲总部,1996年在日本设立W3C/Keio。中国早在1994年就有了第一个Web网站,并正式联入国际万维网;作为W3C全球办事处计划的一部分,2003年12月,在香港科技大学沈运申(Prof. Vincent Shen)的倡导下,W3C在香港科技大学设立办事处(HK Office);2006年4月,W3C依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设立中国办事处(香港办事处也同步撤消),2013年1月,W3C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设立W3C/Beihang总部。
更多活动议程请见W3C中国10周年庆典官网网址。欢迎广大Web同仁继续关注W3C及W3C中国!更多活动内容,请参阅 会后总结发布的 W3C Blog: W3C China Celebrated its 10th Anniversary in July.
2016年8月4日,W3C的Amy van der Hiel撰写博客文章,回顾从25年前的1991年8月6日Tim Berners Lee关于万维网设想的电子邮件开始的25年,回顾Web早期的历史。内容大意如下:
W3C在两年前庆祝了Web的诞生,因为在1989年3月,Tim Berners Lee写下了他关于万维网(World Wide Web)的最初构想。而25年前的1991年8月6日,我们不仅看到了Web的概念,还看到了一个可以真正改变世界的公共服务。
1991年8月6日,在一个名为 alt.hypertext 的新闻组(newsgroup)发布了他关于WorldWideWeb项目的进展,并邀请广泛的参与与合作,这是Web第一次被介绍给全世界。
Web技术在一开始,就开放给所有人,欢迎所有人的贡献和参与。许多人在Web上创建并分享内容,开发标准确保这一技术的互操作性和创新型,Web不只是一个知识和信息的存储库,更是历史上最独特、最强大的工具。
W3C CEO Jeff认为:我们在尝试用Web承载所有的民生需求(civilization needs)。随着新需求的出现,新技术被开发出来以满足这些需求。W3C关注在提升Web技术的基础水平。我们需要每个人的贡献,来确保我们正在以最好的方法,解决最需要被解决的哪些需求。
Web已经改变了我们的生活。W3C正在持续坚持我们的核心价值,坚持在标注中的开放、协作和创新,不断追求我们的使命——尽展Web无限潜能(leading the web to its full potential)。
感谢Tim,以及所有早期为创建Web而贡献努力的人们,这些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而且在未来仍将继续。同样,我们感谢所有参与了Web成长过程的人们,感谢我们的W3C会员,感谢Web开发者和所有的Web用户,感谢那些通过辛勤工作让Web真正成为全球化、所有人的平台,感谢那些正在创造Web未来的人。
关于Web的早期历史
在1989年3月,Tim Berners Lee 在欧洲粒子物理研究所(CERN)写下了 Information Management:A Proposal,提出了Web作为全球超链接信息共享空间的想法。1990年9月,Mike Sendall(当时Tim的老板)批准了他的研究计划,允许他利用部分工作时间研发全球超文本系统,并支持他购置了一台NeXT cube电脑开展这项研发工作。
1990年10月,Tim编写了世界上第一个Web浏览器(严格的说,是浏览器+编辑器),Tim将其命名为 WorldWideWeb(见下图)。后来,这个浏览器+编辑器被重新命名为 Nexus,从而将工具与其接入的超文本信息空间(即今天意义上的万维网,World Wide Web,简称Web)区分开来。
下图就是当年Tim Berners Lee用于开发第一个浏览器和Web服务器的NeXT工作站,以及“Information Management:A Proposal”的复印件,以及第一本介绍Web的图书:Enquire Within upon Everything。
1991年10月,Tim在CERN的同事 Robert Cailliau 加入了WorldWideWeb项目,帮助审阅和修改Tim的研究建议。1991年11月,CERN的研究生 Nicola Pellow 加入项目组编写了最早的文本行模式浏览器。Bernd Pollermann 也加入了项目组,在CERNVM 节点上编写了 XFIND 索引。在1991年圣诞节前,项目组演示了行模式浏览器、WorldWideWeb浏览器/编辑器,访问了一组超文本文件、CERNVM "FIND",以及互联网新闻组的文件。(2013年CERN重新发布了当年的在线版本的行模式编辑器,可访问 http://line-mode.cern.ch/)。
1991年在CERN进行了项目的演示和报告后,所有的代码都发布到CERN的中央服务器上。1991年8月6日,与 Tim 向公众介绍 WorldWideWeb 项目并邀请公众参与的邮件(该邮件发送到 alt.hypertext 新闻组邮件列表)同时,相关代码放到互联网上,通过FTP提供下载。1991年8月23日,第一位新用户访问了当时的万维网(Web),这一天(8月23日)也因此被称为“internaut's day"。
1991年秋,斯坦福线性加速中心(Stanford Linear Accelerator Center, SLAC)的物理学家 Paul Kunz 遇到 Tim Berners Lee,并将Web的概念带回 SLAC。1991年12月,Paul在斯坦福搭建了Web服务器,这是第一个欧洲以外的Web服务器。在这一年,越来越多的Web服务器联入网络,越来越多的Web网站出现,浏览器也获得了持续的发展。Web时代真正开始了。
1993年11月,在英国纽卡斯尔(Newcastle, UK)的会议上,Tim Berners Lee与MIT 的 David Gifford 讨论了Web的未来,David Gifford建议Tim联系时任 MIT 计算机科学实验室(Laboratory for Computer Science)的 Michael Dertouzos。
到1994年底,世界上第一台Web服务器(info.cern.ch)的负载已经增长到3年前水平的1000倍以上。1994年2月,Tim 与 Michael Dertouzos 在苏黎世会面,讨论在MIT 设立一个新组织的可能性。1994年4月,DEC的 Alan Kotok(后来W3C的副主席)访问CERN,讨论了关于创建一个关于Web的技术联盟的细节。1994年10月,作为一个Web标准化国际组织 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 (国际万维网联盟,简称W3C)在美国麻省理工大学 MIT 正式成立。1995年4月,INRIA成为W3C在法国的总部(2003年,法国总部改为ERCIM);1996年9月,日本庆应义塾大学(Keio University)成为W3C在日本的总部;2013年1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Beihang University)成为W3C在中国的总部。
更多关于Web历史的信息,请参阅:
-万维网简史(A Little History of World Wide Web)
-W3C时间线(W3C Timeline):2005年以后的W3C历史
-Web基金会(Web Foundation):成立于2009年,致力于将所有人联入Web,通过开放Web加强Web的全球参与,请参阅 http://webfoundation.org/ .
-万维网联盟(W3C):关于W3C会员、参与W3C,以及W3C的官网(英文、中文)。
-W3C Blog:25 Years Ago the World Changed Forever.
2016年8月4日,依据W3C的专利政策(W3C Patent Policy),W3C启动了Web支付工作组专利咨询组(Web Payment Working Group Patent Advisory Group,PAG),应对Web支付工作组的两份相关技术规范中的专利披露问题。更多信息,请参阅该专利咨询组的章程(PAG Charter)。
通常,在W3C中,如果某个技术标准中涉及的某项专利技术,相关专利已由持有者公开披露,是该技术标准实现中必须采用的技术(essential),但根据W3C的 免版税条款(Royalty-Free licensing terms)无法从专利持有人处获得免费授权时,W3C将设立专利咨询组(PAG, Patent Advisory Group),解决标准中的专利问题。
我们欢迎公众将关于该专利咨询组的意见和建议发送到 [email protected] (公开邮件列表)。更多信息,请参阅W3C的专利咨询组。
2016年8月2日,W3C重新开放了 W3Cx 课程 HTML5 第一部分的大规模在线课程(MOOC)的选课注册。 这门课程将提供中级水平的Web设计基础知识,本次课程将按照自学模式(Self-paced mode)开放,学员可以自己安排进度。
该课程关注Web开发基础,是 W3C的HTML5系列课程的一部分。前一阶段,HTML5概论(HTML5 Introduction)及HTML5第二部分等两门相关课程都已开放为自学模式。
目前,在全球范围已经有超过19万名Web开发者和设计人员注册了W3C的MOOC课程计划(W3Cx),通过大量的交互联系和作业,学习新的技术,测试自己的技术能力。更多关于课程的信息,请参阅课程评分(Course Review)、课程概述等。我们欢迎广大Web开发者注册W3C的HTML5系列免费开放课程。
2016年8月2日,W3C的Web应用安全工作组(Web Application Security Working Group)发布了混合内容(Mixed Content)的候选推荐标准(Candidate Recommendation),向公众征集参考实现。
通常当用户代理通过一个安全信道(如HTTPS)从一个特定站点加载一个资源(如Web页面)时,用户代理可以获得关于该资源的用户安全和隐私状态的三种判断:认证性(authenticated)、加密性(encrypted)及数据完整性(data integrity)。这些判断对于防止资源内容被篡改或窃听,抵御中间人攻击非常重要。但如果这些经过认证和加密的资源再通过一个非安全的信道(如HTTP)请求其他的子资源(如脚本、图片等),该资源的安全性就不再能够得到保证,从而处在一个混合状态,而事实上这一情况非常普遍。
混合内容(Mixed Content)标准详细介绍了用户代理(浏览器等)如何通过限制资源借助非安全信道与其他站点通信,以及将非公开的资源内容通过非安全信道传输而暴露在Web上等方式,控制用户安全与隐私的风险。草案描述了用户代理在处理加密和认证的文档时,如何禁止(disallow)对经过非加密方式或非授权连接所加载的子资源进行渲染或执行。
更多信息,请参阅英文原文,及W3C的安全标准计划(Security Activity)。
2016年7月28日,W3C的社交网络工作组(Social Web Working Group)发布了两份工作草案:
-消息类型发现(Post Type Discovery):该规范给出了一种算法,通过消息(文章,Post)的属性和值判断社交网络中消息的类型,避免用户显式的指定消息类型。这种不需要明确给出消息类型的做法已经是目前大部分消息(文章)创建用户交互的主流选择。
-JF2消息序列化格式(J2F Post Serialization Format):该规范描述了一种用于数据传输和处理的简单流数据JSON序列化格式,也可用于表达简单对象及对象序列的描述。该语法可用JSON格式描述消息(Post)对象本身、消息属性、作者信息及消息的HTML内容。
更多内容,请参阅W3C的社交网络工作组。
2016年7月26日,W3C的发布了可访问富互联网应用(Accessible Rich Internet Applications,WAI-ARIA)1.1版本的标准草案最终征求意见稿(Last Call Working Draft)。欢迎公众审阅,并于 2016年8月26日 前提出意见和建议。
WAI-ARIA是一个为残疾人士等提供无障碍访问动态、可交互Web内容的技术规范,,为浏览器、媒体播放器、辅助技术的开发人员以及Web内容开发者定义了可以获得更广泛跨平台可访问性的方法。 更多内容,请参阅W3C的无障碍标准计划(WAI)。
2016年7月26日,W3C的社交网络工作组(Social Web Working Group)发布了互联数据通知(Linked Data Notification)的工作草案。互联数据通知是对互联数据平台的一种特殊用途,用于发送和接收通知信息。这一应用不需要以来完整的LDP实现,只需要LDP的一个易于实现的子集。该规范描述了如何在去中心化、互操作方式下实现通知消息交换的基本特性。
更多内容,请参阅W3C的社交网络工作组。
2016年7月21日,W3C的Web性能工作组(Web Performance Working Group)发布了资源计时(Resource Timing Level 1)的候选推荐标准(Candidate Recommendation),向公众征集参考实现。该标准为Web应用定义了一组接口,用于存取页面中资源获取的完整的计时信息。更多信息,请参阅英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