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3C中国

W3C发布索引数据库API 2.0(Indexed Database API 2.0)候选推荐标准

2017年8月10日,W3C的Web平台工作组(Web Platform Working Group)发布索引数据库API 2.0(Indexed Database API 2.0)候选推荐标准(Candidate Recommendation),并征集参考实现及审阅意见。Indexed Database API的第一版已于2015年1月8日成为W3C正式推荐标准(Recommendation)。

该文档为数据库记录保持简单值和层级对象定义了访问数据库的应用编程接口。数据库的每一个记录都由一个键(key)和一些键值(value)组成。此外,此类数据库还包含若干索引结构。应用程序开发者可以通过键或索引,直接使用一个API来访问数据库记录。基于该API可以支持更丰富的查询语言,可以使用持久化B-tree结构来实现索引数据库。

更多内容,请参阅英文原文

W3C 发布 HTML 5.2 的候选推荐标准 征集参考实现及审阅意见

HTML 5.22017年8月8日,W3C的Web平台工作组(Web Platform Working Group)发布了 HTML 5.2 的候选推荐标准(Candidate Recommendation)。HTML 5.2规范是基于万维网核心语言-超文本标记语言第五版即HTML5的第二次更新。在此版本中,添加了可以帮助Web应用程序开发者的新特征,同时基于开发者的普遍使用习惯进一步引入了新的元素,重点关注定义清晰的一致性准则,以确保Web应用和内容在不同用户代理(浏览器)中的互操作性。

更多内容,请参阅英文原文,及W3C的博客文章: HTML 下一步启动HTML 5.2从HTML 5.1 到 5.2等。

W3C 发布 CSS 包含模块(CSS Containment Module Level 1)的候选推荐标准 征集参考实现及审阅意见

2017年8月8日,W3C的CSS工作组发布了 CSS包含模块(CSS Containment Module Level 1)的候选推荐标准(Candidate Recommendation)。该模块定义了 ‘contain’ 属性,用于指出该元素的子树将独立于页面的其他部分。该规范可用于用户代理(如浏览器等)的重度优化(heavy optimizations)。

CSS是一种描述HTML和XML等结构化文本在屏幕、纸上及语音中如何绘制和展现的语言。 更多内容,请参阅英文原文CSS工作组主页。

W3C 启动 WebAssembly 工作组

WebAssembly2017年8月3日,W3C正式启动了 WebAssembly工作组(Web Assembly WorkingGroup)。W3C的 Bradley Nelson 在官方博客上发布文章,概括介绍了该工作组的定位。

WebAssembly是一个虚拟指令集体系架构(virtual ISA),整体架构包括核心的ISA定义、二进制编码、程序语义的定义与执行,以及面向不同的嵌入环境(如Web)的应用编程接口(WebAssembly API)。其初始目标是为C/C++等语言编写的程序经过编译,在确保安全和接近原生应用的运行速度更好地在Web平台上运行。

WebAssembly支撑了一系列的应用场景,包括但不局限于:

-在线游戏

-视频与音频的编解码器(Codecs)、定制化的数据压缩、3D模型

-媒体编辑工具

-语音合成与语音识别

-客户端的计算机视觉(Client-side computer vision)

-将现有的胖客户端(应用程序)移植到Web平台

-任何需要在用户终端以极致速度运行的程序

WebAssembly也将为Web平台提供更多的编程语言选择,它可能支持各种良好定义的预编译语言与Web的集成和嵌入。WebAssembly不仅仅是将C/C++或Rust等预编译语言集成进来,同时也可以支持类似Lua、Python以及Ruby等解释型语言。我们希望在WebAssembly中更好的支持受控对象(managed objects)以及DOM+JS binding,这样,就可以支持在Web平台上连接更加丰富的程序设计语言家族。

即便开发者只基于Javascript开发应用,WebAssembly也可以为JavaScript提供更加丰富的、基于其他程序设计语言的、功能强大的库,支持类似物理模拟(physical simulation)、数字信号处理、机器学习等需要更强性能的计算场景。

关于WebAssembly仍有很多新的机制要去探索,我们会继续保留WebAssembly社区组并将其作为新机制的孵化器。我们计划让 Wasm 成为一个更好的编译目标,并支持诸如线程(threads)、受控对象(managed objects)、直接DOM/JS绑定、单指令流多数据流(SIMD)、内存映射(memory mapping)等机制。

在过去两年,W3C的 WebAssembly 社区组(Community Group)已经作为一个交流平台,吸引了浏览器厂商及其他Web技术开发社区的注意。WebAssembly的首个版本已经在4个浏览器引擎上得到实现,并正式进入工作组标准制定流程,在未来成为Web标准的一部分。在此期间,社区组组织了多次面对面讨论会,并基于 github 进行线上的协作。我们也希望在2017年11月的TPAC 2017会议上,吸引更多W3C社区的支持和参与。

随着W3C WebAssembly工作组的成立,我们希望尽快推动 WebAssembly规范的标准化进程。

欢迎您关注W3C在WebAssembly方面的努力,更多信息,请参阅W3C WebAssembly工作组,本文博客文章英文原文,及W3C的其他官方博客讨论

W3C发布HTML 5.1第二版提案推荐标准 诚邀会员审阅

HTML 5.12017年8月3日,Web平台工作组(Web Platform Working Group)发布HTML 5.1第二版(HTML 5.1 2nd Edition)提案推荐标准(Proposed Recommendation),并诚邀会员于2017年8月31日前提交审阅意见。此版本修正了HTML5.1中的一处重要错误(参见Errata Corrected)。HTML5是万维网的核心语言 -可扩展标记语言的第5版。自2014年发布HTML5的推荐标准以来,W3C已经建立了周期性的版本发布机制。在5.1版中,一些能够对应用开发提供帮助的新特性不断添加进来,引入更符合开发者使用习惯的新元素,重点关注定义清晰的、一致的准则,以确保Web应用和内容在不同用户代理(浏览器)中的互操作性。

更多内容,请参阅英文原文

W3C更新高解析度时间(High Resolution Time Level 2)候选推荐标准

2017年8月3日,Web性能工作组(Web Performance Working Group)更新高解析度时间(High Resolution Time Level 2)候选推荐标准(Candidate Recommendation),征集参考实现及审阅意见。该规范定义了一个API,该API为Web应用提供亚毫秒级(sub-millisecond)解析度的当前时间信息格式,此类信息可以用于应用程序的性能调试或时间同步。更新后的文档包含了之前发布的High Resolution Time Level 3工作草案中的材料,添加了timeOrigin属性。

更多内容,请参阅英文原文

W3C发布可验证声明数据模型和表示(Verifiable Claims Data Model and Representations)的首份标准工作草案

2017年8月3日,可验证声明工作组(Verifiable Claims Working Group)发布可验证声明数据模型和表示(Verifiable Claims Data Model and Representations)的标准首份公开工作草案。驾照用于声明驾驶资格和能力;学位用于申报受教育情况;政府颁发的护照用于证明持有者的身份。该规范提供了一种标准方式,能以密码安全,尊重隐私和可自动验证的方式在Web上表达诸如以上各种类型的声明。

更多内容,请参阅英文原文

W3C技术文章 阐明5G移动通信时代下的Web技术路线图

随着第五代(5G)网络的出现,人们在利用网络资源方面拥有了新的机会和新的途径。与此同时,应用平台也必须得到演进,以便利用5G带来的极低延时、高吞吐量以及广阔的覆盖范围,用以满足语音识别、3D视频、超高清显示、增强虚拟现实技术、自动化、智慧城市/建筑、自动驾驶汽车等强大应用的需要。本文详细探讨了目前开放的Web平台(Open Web Platform)已有的和设想的各种提升措施。我们认为,在实现5G的全部潜力时,这些措施至关重要。

2017年7月,W3C的Dominique Hazael-Massieux 和 Jeff Jaffe 应IEEE 5G Tech Focus 期刊邀请,撰写了一篇题为《Web5G》的联合署名文章,阐述W3C在Web与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方面的思考,以及W3C的Web5G项目的技术路线图。文章讨论了Web平台及新型应用场景对5G能力的要求,以及如何在开放Web平台集成网络协议层,以及让Web平台适配5G能力的技术架构。

更多内容,请查看全文:Web5G

W3C受邀参加2017网络安全生态峰会(ISS 2017)

2017年7月26-27日,2017 网络安全生态峰会(简称ISS)将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阿里、腾讯、百度、360、启明星辰、绿盟科技等互联网巨头和安全厂商以“新安全•共担当”为主题,从如何维护网络安全、建设生态网络环境等多方面进行探讨,推动中国互联网事业的安全发展。

W3C中国受邀参加了27日下午举行的“安全标准与赋能分论坛”,并作为论坛嘉宾参与了“标准化如何赋能互联网安全”的panel讨论,分享了W3C在推进Web及Web安全标准、确保标准被工业界采纳及应用的实践。阿里巴巴的朱红儒主持了论坛。

自2015年以来,W3C在技术架构组TAG的建议下,重点从HTTP加密通信、强身份认证、应用代理与Web服务器的安全策略及强制三个方面开展Web安全标准化工作。其中,TAG在2015年发布的两份技术发现(TAG Findings,2015年1月,及2015年7月)阐述了技术架构组建议W3C开展的标准工作及优先级。在此指导下,W3C针对HTTP/HTTPS切换的安全上下文、数据交换的同源策略冲突、基于TLS/HTTPS的安全协议、浏览器与Web应用开发者之间的安全策略强制、浏览器API提供更丰富的安全原语等产业界关心的需求开展了一系列标准制定工作,最终实现端到端、模块化、加密、开放的Web安全体系结构。具体工作包括:

Web加密API(WebCrypto API)-提供标准的Javascript接口,实现加解密和密码学操作,已发布为W3C正式推荐标准。

Web认证(WebAuthentication)-提供WebAPI实现强身份认证机制,目前正在FIDO 2.0会员提案的基础上进行信任证访问的Web Authentication API标准工作,目前处于工作草案阶段。

-面向加密优化的Web应用安全安全上下文升级非安全需求混合内容Referrer Policy子资源完整性HSTS及HPKP

-将用户代理纳入合作策略强制环境的Web应用安全内容安全策略CSP L2已发布正式推荐标准L3正在编辑草案阶段)、安全上下文子资源完整性混合内容等。

-安全与隐私保护:面向W3C Web标准开发的安全审查指南,提供指南,对标准开发者进行培训和教育。

更多内容,请参阅W3C的Web加密Web应用安全Web认证工作组主页。

 

据悉,ISS始于2014年, 始终致力于网络安全生态领域建设,汇集众多互联网行业领军企业和人物同台交流。峰会是由中央网信办网安局、工信部网安局、公安部网安局指导下,由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国网络空间协会、阿里巴巴集团、蚂蚁金服集团联合主办。

W3C技术架构组关注分布式聚合内容(Distributed and Syndicated Content)

2017年7月27日,W3C的技术架构组(Technical Architecture Group)发布了关于分布式聚合内容(Distributed and Syndicated Content)的TAG发现报告(TAG Finding),关注类似AMP URL带来的潜在问题。

你留意过Google搜索结果所反馈的URL吗?当需要访问 https://www.rt.com/sport/... ,你可能从Google得到的是这样一个URL: https://www.google.co.uk/amp/s/www.rt.com/document/... 。这其实是Google的AMP项目中提供给“今日俄罗斯(Russia Today)”的cache页面。这一技术使得Google可以更快的响应用户访问搜索引擎结果中的链接,提供较好的用户体验。

但是,Web严重依赖于“源策略(origin policy)”,这可以帮助浏览器来管理各种权限(如访问本地位置、摄像头、麦克风等设备),识别恶意行为(如钓鱼攻击),以及帮助提供密码认证及填写表单。在上面例子中,这一机制使得各类权限和安全设置都指向一个特定的源,即rt.com。将内容分布到不同地方(如google的cache服务器)或使用从其他站点的聚合内容(syndicated content),会让内容分不到不同的站点上,从而破坏Web的“源策略”,进而使用户感到迷惑(我本来是要访问这个网站,为什么内容来自另一个网站),并让浏览器无法利用同源策略确保站点的安全性。

W3C的技术架构组(TAG)认真的考虑了这一问题,在充分认可类似于Google AMP这一类技术带来的价值的同时,也希望指出这类技术可能引入的严重问题。在Web生态系统中,用户需要理解其所访问的内容来自于哪里,对而浏览器需要保护用户的安全。为此,W3C技术架构组发布了一份TAG发现报告,探讨分布式及聚合内容的应用场景、潜在问题、及建议的对策(如预先渲染/Prerendering、透明IFRAME、基于签字的封装/packaging等)。

更多内容,请参阅W3C技术架构组,及:

W3C TAG Blog: 分布式联合内容(Distributed and Syndicated Content: What's Wrong with this Picture?)

W3C TAG Finding: 分布式联合内容(英文原文)

W3C发布结构性约束语言(SHACL)的正式推荐标准

2017年7月20日,W3C的RDF数据结构工作组(RDF Data Shapes Working Group)发布结构性约束语言(Shapes Constraint Language即SHACL)正式推荐标准(Recommendation)。SHACL(结构性约束语言)是一种依据一组条件来验证RDF图的语言。这些条件是作为结构性(shapes)和其他以RDF图的形式表示的结构体(constructs)提供的。在SHACL中,以这种方式使用的RDF图被称为“结构图(shapes graphs)”,依据结构图验证的RDF图被称为“数据图(data graphs)”。除了可用于验证外,这种描述还有多种不同用途,例如用于用户界面构建,代码生成以及数据集成等。有关产品发布及未来版本的后续讨论正在SHACL社区组(SHACL Community Group)进行。

更多内容,请参阅英文原文

W3C发布互联网媒体字幕的TTML文本和图片规范1.0.1(ISMC1)候选推荐标准

2017年7月13日,W3C的时序文本工作组(Timed Text Working Group)发布了互联网媒体字幕的TTML文本和图片规范1.0.1(TTML Profiles for Internet Media Subtitles and Captions 1.0.1,IMSC1)的候选推荐标准(Candidate Recommendation)。该文档描述了两个基于时序文本标记语言(TTML1,Timed Text Markup Language 1)的规范集:一个是纯文本(text-only)的描述规范,另一个是纯图片(image-only)的描述规范。这两个规范旨在用于全球范围内描述互联网媒体的字幕(subtitle and caption),从而简化互操作性,并保持与已有字幕文件格式的一致性和兼容性。该文本规范是面向美国封闭标签TTML规范(TTML Simple Delivery Profile for Closed Captions)的超集,这一版本的 IMSC1 在 2016年4月21日发布的推荐标准的基础上增加了 ittp:activeArea 和 itts:fillLineGap 等两个新的属性。

更多信息,请参阅英文原文

站内搜索

万维网联盟(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 W3C)是Web领域的国际标准化组织,致力开发开放Web标准确保Web的长期发展,实现“尽展Web无限潜能”的使命。

更多内容>>

近期活动

更多内容>>

W3Cx 开放课程

W3C技术标准

查看Web技术标准
- 所有标准
■ Web与产业融合 ■
- 汽车 | 数字出版 | Web与电信
- 娱乐与广播电视 | Web支付 | Web数据
- 物联万维网(WoT) | Web安全
■ Web For All ■
- Web无障碍 | 国际化 | 索引(A to Z)
■ 社区组与商务组 ■
- 所有社区组 | 新建社区组
■ 标准工作组 ■
- 所有标准小组 | 参与指南

更多内容>>

W3C标准翻译

欢迎您加入W3C翻译计划,了解W3C标准和文档翻译情况,帮助提供不同语言的W3C标准规范及文档的志愿者翻译及W3C授权翻译,惠及全球技术社区。

更多内容>>

贡献榜

我们通过贡献榜,感谢您积极参与W3C的标准制定及审阅工作、提供标准及技术文章的中文翻译、参与各类技术研讨会。

更多内容>>

W3C 中文开发者社区

W3C中国目前正在不断加大全球W3C工作的参与力度,并推动了一系列以了解中国行业需求、引导标准制定为主要目的的工作组(WG)、兴趣组(IG)和社区组(CG)。
Web中文兴趣组 | MiniApps工作组 | MiniApps生态社区组 | 弹幕特别任务组 | 中国信息无障碍社区组 | 中文数字出版社区组 | 数据可视化社区组 | 中文文字布局需求特别任务组

更多内容>>

会员链接

相关资源需要使用 W3C账号登录后使用

首页 | 加入工作组 | 申请W3C账号 | 最新会员消息

开发者资源

合作伙伴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北航计算机学院
  • w3ctech